滴滴出行正以全球化視野重塑自加國際商業版圖,當國內 8 億用戶成長見頂時,這家中國互聯網巨頭將目光投向擁有 60 億人口的海外市場。
自 2017 年組成國際事業部以來,滴滴已形成涵蓋叫車、外賣、金融的三大業務矩陣,在拉丁美洲市場建構起獨特的競爭壁壘。
國際業務已成為滴滴新的成長引擎,根據該公司去年財報,海外日均訂單量達 987 萬單,相當於國內出行業務的三分之一,交易總額突破 913 億元,連 4 季維持 30% 以上成長速度,其中叫車業務貢獻 95% 的訂單量,巴西和墨西哥市場更貢獻了該業務 90% 的份額。值得關注的是,國際旅遊業務 EBITDA 已實現獲利,展現永續的商業模式。
在巴西市場的起伏中,滴滴淬煉出獨特的在地化生存智慧。 2018 年首次試水外送業務時,本土平台 iFood 的「二選一」條款曾讓滴滴與 Uber Eats 陷入困境,但這次撤退並非終點。市場數據顯示,雖然 iFood 在巴西的外賣應用市場上保持 80% 的市場佔有率,但若計入電話、WhatsApp 等傳統訂餐方式,其實際市場佔有率降至 20% 至 25% 之間。
上周六 (12 日),滴滴攜「99 Food」品牌強勢回歸巴西,其底氣源自於對拉丁美洲市場生態的深刻認知。透過投資本地出行平台 99taxi,滴滴獲得涵蓋 550 個城市的營運網絡,更以摩托車出行切入市場藍海。在巴西,70 萬摩托車騎士支撐起日均數百萬訂單,佔叫車總量的重要比重。
99 Food 是滴滴時隔三年後在巴西的第二次嘗試,這一次,它也有了新的野望。除透過 99Food 與 iFood 展開市佔率爭奪戰外,滴滴也將基於過去多年在巴西佈局的出行和支付服務基礎,整合外賣這一本地化服務,深化其在當地提供平台化服務的能力,進一步鞏固其在拉美市場的出海經驗。
針對拉丁美洲 27% 的信用卡普及率痛點,滴滴開發數位錢包 99Pay,整合支付、繳費功能,甚至收購金融科技業者 BePay 股權。
在安全領域,平台透過大數據建構乘客信用體系,結合即時位置資訊為駕駛提供風險預警,形成獨特的安全護城河。這種技術使滴滴在巴西累積逾 5000 萬活躍用戶,註冊司機達 150 萬,網約摩托車 99Moto 更完成 10 億次配送。
當出行生態初具規模,外送成為自然延伸。拉美外送市場以 19% 的成長率位居全球第二,巴西 200 億美元的市場規模蘊含巨大潛力,但滴滴面臨的挑戰也同樣顯著,iFood 佔 80% 市場份額,新對手美團海外版 Keeta 正加速滲透。
對此滴滴選擇與 Uber Eats 錯位競爭,在墨西哥驗證的「低價策略 + 全品類配送」模式正在複製,透過降低餐品價格與配送費,平台在墨西哥日均完成 30 萬單配送,涵蓋 60 個城市 7 萬商家。
在墨西哥,滴滴不僅在網約車業務和外賣業務上實現「後來者居上」,而且還解鎖了各項金融業務,包括為當地乘客和司機推出的轉帳卡和「錢包」服務,以及貸款和信用卡業務,其中滴滴在墨西哥市場上的信用卡業務,只需要在滴滴的應用程式內申請,潛在持卡人在 5 分鐘內就能獲得,額度為 3000 披索 (人民幣 1070 元)。
此外,持卡人在滴滴出行和外賣業務中使用信用卡服務,還能獲得一定比例的現金返還,這也進一步促進其出行和外賣業務的發展。
滴滴出海三大業務的協同,最大程度地撬動優勢資源,從而實現三大業務齊開花的局面。滴滴現在也將這份成功的競爭經驗,同樣複製在巴西市場,通過三者的結合,為巴西使用者打造「叫車 + 點餐 + 支付」的循環體驗。
當滴滴在巴西街頭穿梭的摩托車隊與數位錢包的支付流水交織,一個出行、金融、生活服務相互賦能的生態輪廓正在顯現。儘管前路仍有地緣博弈、成本控制與生態建構的多重挑戰,但這種「先共生、後超越」的戰略思維,或許正在改寫新興市場的競爭規則。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