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 (Nvidia)(NVDA.US) 的多頭正在大力推高該股,但對於這家全球最有價值的晶片製造商來說,仍然存在有很大的看跌理由。
作為「七巨頭」中最重要的成員,輝達將於周三 (28 日) 收盤後公布上季財報,一如既往的炒作很難被忽視。
過去一年該股上漲 40%,但由於對人工智慧 (AI) 需求和中國晶片出口管制的擔憂,今年來略有下跌。
然而,分析師們仍然對這支最被看好的股票之一保持著極高的看漲態度。大約 87% 的評級為買入,平均目標價約為 162 美元,相當於較當前水準上漲約 25%。
Wedbush 科技分析師艾夫斯 (Dan Ives) 表示:「預計 AI 教父黃仁勳和輝達的市值將達到 5 兆美元。」輝達目前的市值為 3.21 兆美元。
但該股票的本益比為預期獲利的 31 倍,股價在過去 3 年中飆升超過 600%,其市值上周一度奪得全球最有價值公司的稱號。一些業內專家開始質疑:輝達在 AI 領域的主導地位有多少已經被計入價格,而這其中是否有潛在的下行風險?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首先,美國的出口限制已使輝達的中國市占率少了一半。輝達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黃仁勳表示,該公司已經放棄了 150 億美元的中國銷售額,並認列與其被禁的 H20 AI 晶片相關高達 55 億美元的庫存損失。
此外,競爭格局正在改變。亞馬遜 (AMZN.US) 、微軟 (MSFT.US) 和谷歌 (GOOGL.US) 等雲端運算巨頭,這些輝達的最大客戶也正在競相打造自有的 AI 晶片。黃仁勳表示,華為等中國公司也迅速縮小差距。
此外,像 Groq 這樣的新創公司,去年在 D 輪融資中籌集了 6.4 億美元,正在吸引大型投資客為其搶占 AI 晶片市場的努力提供資金。
然後還有獲利。即使對輝達的 Blackwell AI 晶片需求持續強勁,但受到資料中心成本上升和新硬體複雜的壓力,該公司的毛利率正在壓縮。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最近提交的文件,該股票的大空頭、Scion Asset Management 的伯瑞 (Michael Burry) 已買進該股的看跌期權。這位對沖基金經理人因準確預測了 2008 年的次貸危機而聲名鵲起,他押注這家晶片製造商的漲勢即將耗盡。
AI 可能是未來,但輝達的估值已在眼前。本周,我們將了解其財報結果是否值得大肆宣傳。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