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推動取消聯邦購車激勵政策並放寬排放法規,此舉正為底特律車廠帶來數十億美元的「紅利」,眼下這些車廠正將投資重心重新轉向燃油車。
通用汽車 (GM.US) 上周宣布,將削減兩家工廠的電動車生產計劃,同時對第三家工廠進行改造,不再生產電動卡車,轉而製造燃油皮卡。福特汽車 (F.US) 則把原先用於一款已取消的三排座電動 SUV 的資金,重新調配至未來的燃油車與混合動力車型項目,Jeep 母公司 Stellantis N.V(FCAU.US) 更重啟高油耗的 Hemi V - 8 發動機生產。
儘管放鬆監管舉措尚未最終敲定,但已為底特律傳統車廠及其競爭對手掃清障礙,使其得以重新分配原本計畫用於電動車研發及排放法規合規的數十億美元資金。
自 2022 年以來,通用已累計花費 35 億美元購買「監管積分」來滿足燃油經濟性及廢氣排放要求,若川普政策最終落地,這類積分需求將大降。
光是今年,福特就將其監管積分採購承諾削減了近 15 億美元,這些資金如今打算被重新投入燃油車與混合動力車型的研發生產。
過去兩年,Stellantis 每年均需支付 1.9 億美元罰款,通用財務長 Paul Jacobson 也透露,取消罰款政策無疑將在明年及以後為通用節省大量資金。
福特執行長 Jim Farley 表示,這項政策調整未來兩年料將為企業創造數十億美元的機會。
在川普提出的 3.4 兆美元財政方案中,明確將於本月底終止針對電動車購買者的 7500 美元稅收抵免政策,同時取消對未達到燃油經濟性標準車廠的罰款,這意味著車廠將不再需要為滿足相關規定而購買監管積分。
美國環保署已提議撤銷汽車廢氣溫室氣體排放的嚴格限制規定,川普也簽署法案終止了加州先前制定的類似排放法規。
Farley 認為,這項政策調整的最大受益者將是福特旗下負責生產燃油車與混合動力車的「福特藍色事業部」。
批評者強烈抨擊川普此舉,認為其破壞了控制汽車污染的相關政策,汽車業是全球暖化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
「生物多樣性中心」(CBD)負責「安全氣候運輸運動」主任 Dan Becker 表示,美國環保署如今正在撤銷全球為節約石油、降低消費者加油成本及應對全球暖化所採取的最關鍵措施。
然而,汽車製造商反對嚴格的排放法規,認為這些標準過於嚴苛,迫使企業生產遠超過市場需求的插電式車型。
通用認為,隨著競爭對手逐步退出電動車領域,本身有望搶佔更大的電動車市佔率,但願意以更平緩的節奏推進。位於堪薩斯州的工廠將僅安排一班工人生產緊湊型電動車雪佛蘭 Bolt,從 2026 年初開始,位於田納西州負責生產電動凱迪拉克的工廠也將削減一班產能。
不過,寬鬆環保法規為車廠帶來的短期成本節約,僅能抵銷關稅政策帶來的一些額外支出,例如福特今年迄今在監管積分上節省的 15 億美元,幾乎抵消其今年全年因關稅遭受的 20 億美元淨利損失,通用亦稱關稅政策每年將為其帶來約 30 億美元成本,遠超過年均環保合規支出。
另一方面,電動車製造商 Rivian Automotive 與特斯拉則將面臨巨額收入損失。自 2020 年以來,特斯拉透過向其他車廠出售監管積分累計獲利逾百億美元,光是今年迄今就已賺取超 10 億美元。
摩根大通分析師估算,若川普推行不利政策調整,特斯拉約 40% 獲利可能面臨風險。Rivian 表示,受政策變化影響,今年剩餘時間內監管積分銷售收入將為零,今年上半年透過出售積分獲得約 1.6 億美元收入,此前預估全年積分銷售收入可達 3 億美元。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