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 (NVDA.US) 上週創下歷史紀錄,成為全球首家市值衝破兆 5 美元的公司,但這只是它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的其中一個面向。這家引領人工智慧革命的晶片製造商不僅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也可能是華爾街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股票。
自 2023 年初以來,輝達一直是股市上漲的主要引擎,為股東帶來鉅額回報,並為執行長黃仁勳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財富。如今,輝達的市值已超越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中 11 個產業類別中的 6 個,甚至比多數國家的整個股票市場規模還要龐大。
Manulife John Hancock Investments 共同首席投資策略師馬特 · 米斯金(Matt Miskin)指出:「從歷史角度來看,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異數,確實是值得載入史冊的事件。」
就在上週,輝達宣布與諾基亞、三星電子以及現代汽車集團達成多項合作協議。雖然公司預計要到 11 月中旬才會公布財報,但近期其他超大型科技公司的業績已突顯出輝達未來龐大的成長潛力。
四大科技巨頭微軟 (MSFT.US) 、亞馬遜 (AMZN.US) 、Meta(META.US) 及 Alphabet(GOOGL.US) 皆承諾將持續投入巨額資金於 AI 領域。根據彭博社彙編的數據,這四家公司預計在未來 12 個月內,資本支出總額將成長 34%,達到約 4,400 億美元。這筆龐大的支出正是輝達營收預期大幅成長的主因,預計在下一個會計年度,輝達的營收將從 2020 會計年度的 110 億美元躍升至 2,850 億美元。
輝達的市值飆升也引發了市場對 AI 相關股市泡沫的熱議,而輝達正處於這場爭論的中心。儘管外界憂慮情緒高漲,但黃仁勳在上週年度 GTC 大會上淡化了市場過度狂熱的擔憂,聯準會主席鮑爾也在記者會上駁斥了與 1990 年代末網路泡沫的比較。
米斯金認為:「這樣的趨勢最終會達到高潮點並逆轉。然而,目前位於 AI 競賽核心的企業在獲利方面表現最佳,除非這種領導地位改變,否則趨勢將持續。不過,這確實讓人感覺標普 500 指數將太多籌碼押在單一公司身上。」
以下有五個事件,代表了輝達市值飆升至 5 兆美元的歷程,並展示了它對股市的重要性:
1、股市影響力空前 占標普 500 權重達 8.5%
目前,輝達在全球主要股權指數中擁有最高的權重。該公司股票在標普 500 指數中的權重高達 8.5%,甚至超過了指數中後段 240 家公司的總和,創下單一成分股的歷史新高。
在此之前,蘋果曾在 2023 年中期達到 7.7% 的權重頂峰,微軟則在同年晚些時候達到 7.4%。目前,標普 500 指數中最大的 7 家科技巨頭合計權重已超過 36%,其中蘋果以 6.9% 位居第二。
2、市值超越南歐及中東市場總和
根據彭博社彙編的數據,輝達不僅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排名第二的蘋果市值落後約 1 兆美元,輝達總市值更是超過了荷蘭、西班牙、阿聯酋和義大利等國股市的總和。
這家總部位於加州聖克拉拉的公司,如今的市值已超過除美國、中國、日本、香港和印度這五個國家以外的所有世界股市。
3、華爾街喊出市值目標 8 兆美元
幾乎所有華爾街分析師都看好輝達,約 91% 的分析師給予「買進」評級。市場普遍認為這波漲勢還將持續,匯豐銀行分析師 Frank Lee 近期將該股的目標價上調至華爾街最高的 230 美元,這意味著其市值將接近 8 兆美元。
然而,有一位分析師對該股持相反意見:Seaport Global Securities 的分析師 Jay Goldberg 自 4 月以來一直維持「賣出」評級,並給出了華爾街最低的目標價 100 美元。在此期間,該股股價已上漲超過一倍。
4、營收成長在眾多對收中脫穎而出
隨著公司規模擴大,其銷售成長率往往會放緩,因為基數更大。然而,輝達的營收增長依然強勁,預計本財年將增長近 60%,儘管這一增速較前兩年的 126% 和 114% 放緩,仍遠高於標普 500 指數大型企業平均 6% 的增幅,以及同業微軟的 15% 和蘋果的 6.2%。
5、黃仁勳身家暴漲 600 億
隨著輝達股價狂熱上漲,執行長黃仁勳的個人財富也大幅飆升。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顯示,其淨資產已達 1,760 億美元。光是今年,黃仁勳的財富就成長了超過 600 億美元,足以讓他躋身全球十大富豪之列。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顯示,黃仁勳本人及其家族信託持有公司約 3.5% 的股份。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