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本地傳媒報道,警方指,今年首六個月錄得16,262宗科技罪案,按年增0.5%;損失30.5億元,按年增近15%。當中,網上投資騙案有2,273宗,按年增24.8%,佔整體科技罪案14%,平均每7宗科技罪案有1宗是網上投資騙案;損失金額達14.8億元,屬科技罪案各類別中最多,按年增36.4%。
騙徒主要以投資股票及基金、虛擬貨幣或其他高回報項目作幌子行騙,按產品分類案件數分別為1,303宗、519宗及193宗,合計佔所有投資騙案近九成。騙徒透過市民廣泛使用的通訊程式及社交媒體平台發送釣魚訊息接觸受害人。2025年上半年透過WhatsApp接觸受害人的案件達1,260宗;社交媒體平台Facebook及Instagram的案件則411宗及226宗。
今年最大一宗騙案,受害人為一名65歲退休人士,透過Facebook進入WhatsApp投資群組,被誘騙透過不明的應用程式投資香港及美國股票,最終損失約3,000萬元。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梁靄琳提到,近月有騙徒經地產平台接觸業主,例如去年底一名52歲女子在網上放租,騙徒扮租客博取信任並發展網戀,再誘騙事主到虛假網站投資,最終事主共匯款2,000萬元及價值1,100萬元的虛擬貨幣。
41歲或以上的受害人佔整體超過七成。各種職業背景的市民,包括專業人士均可能墮入網上投資騙局,當中醫生、律師、會計師、建築師、護士等亦合佔約一成受害人;文員則13.9% 、退休人士12.5%、家庭主婦7.3%。
警方呼籲市民提防回報高得不切實際的投資計劃,如果被加人來歷不明的群組,應提高警覺。
fb、WhatsApp及Ig等社交平台的母公司Meta(META.US) 表示,已採用人工智能審查及移除懷疑有詐騙成分的群組或廣告內容。WhatsApp亦推出全新反詐騙功能,當用戶首次接收來歷不明的訊息,或被新增到不知名群組時,用戶介面會出現一張說明卡,讓用戶在查看對話前,可先檢閱群組資訊和安全提示。
被問到阻截詐騙廣告成效,譚稱Meta去年從fb及Ig移除逾1.57億則詐騙廣告,其中九成在用戶舉報前主動移除,也會審核投放廣告者曾否違規或管理多個可疑專頁。(da/u)(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