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們,明天滬主板新股天富龍(603406)申購,發行價格23.6元/股,發行市盈率為20.93倍,低於32.3倍的行業市盈率。鑑於A股打新賺錢效應較好,截止目前,今年上市的57家新股上市首日全部收漲,且首日平均漲幅超228%,建議積極參與申購。
天富龍主營滌綸纖維產品,應用於汽車內飾、家用紡織等領域,發哥曾在文章《江蘇揚州衝出一家滌綸纖維IPO,年入超38億,實控人家族持股93.9%》中介紹過天富龍,感興趣的可點擊文章標題跳轉看詳情,今天來分析另一家衝擊A股上市的服裝原材料廠商。
格隆匯獲悉,近期,杭州福恩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福恩股份”)提交了招股説明書申報稿,擬在深主板上市,保薦人為中信証券股份有限公司。
福恩股份的主要產品屬於服裝用紡織品,目前已成為國內服裝用再生面料的龍頭企業,其終端客户包括H&M、優衣庫、ZARA、太平鳥等知名服裝品牌商,但也存在品牌集中度高、應收賬款逐年上升、業績波動等經營隱憂。
1
浙江杭州衝出一家IPO,一家三口控股83.89%
福恩股份來自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1997年王恩偉、韓友先、朱大海、王偉成、陸加土、靖江鎮義南村經濟合作社共同設立福恩有限,註冊資本為100萬元,其中,王恩偉以現金出資43.34萬元,佔比 43.34%;靖江鎮義南村經濟合作社以現金出資41.67萬元,佔41.67%。
後來在2000年,義南村經濟合作社與王恩偉協商一致,將其持有的福恩有限全部股權轉讓給王恩偉。2023年福恩有限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如今的福恩股份。
從股權結構來看,福恩股份是典型的家族企業。
本次發行前,王內利、王學林和王恩偉直接持有公司42.4%的表決權股份,通過湃亞控股、杭州紛緯和杭州福藴合計控制公司41.48% 的表決權股份,三人直接或間接控制福恩股份83.89%的表決權股份,為實際控制人。其中,王內利、王學林系夫妻關係,王內利、王恩偉系父女關係。
王內利女士出生於1981年,浙江工商大學學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碩士,她曾擔任福恩股份副董事長,現擔任董事長。
王學林也出生於1981年,與妻子王內利一樣本科畢業於浙江工商大學,併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高級工商管理碩士。王學林曾擔任公司監事,如今為董事、總經理。
王內利的父親王恩偉出生於1955年,初中學歷。王恩偉1997年1月起就職於公司,歷任董事長兼經理、執行董事,還當過蕭山義南布廠廠長,現任福恩股份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福恩股份在2022年有一筆高達3.81億元的現金分紅,分紅金額超過同期淨利潤,而這些錢大部分都進了大股東的口袋。
本次IPO,福恩股份擬募集資金12.5億元,用於蕭政工出(2023)82號再生環保毛型色紡面料一體化項目、高檔環保再生材料研究院及綠色智造項目。
2
終端客户包括優衣庫、HM、ZARA,存在品牌集中度高風險
紡織纖維可分為天然纖維、化學纖維。
其中,天然纖維包括棉、麻等植物纖維,以及毛、絲等動物纖維;化學纖維包括人造纖維、合成纖維。
人造纖維的原料是天然的,具有良好的吸濕性、透氣性、柔軟性,及天然環保可自然降解的優勢。常見的粘膠纖維、莫代爾纖維、竹纖維、銅氨纖維,以及近年來風頭正盛的萊賽爾纖維、醋酸纖維等都屬於人造纖維。
合成纖維的原料通常來自石油、天然氣或煤等化石燃料,具有彈性好、易護理、成本低等特點,但透氣性、吸濕性欠缺,還會帶來不可逆的環境問題。像聚酯纖維(滌綸)、聚酰胺纖維(錦綸)、聚丙烯纖維(丙綸)等都屬於合成纖維,其中滌綸纖維大約佔合成纖維的70%。
經過多年發展,福恩股份已成為集面料設計、研發、紡紗、織造、印染、後整和銷售於一體的大型企業,公司產品中含量最多的再生材料是再生滌綸纖維,同時主要產品中也使用了較多的環保粘膠纖維。
公司的主要產品為生態環保面料,以再生面料為主。2022年、2023年、2024年(簡稱“報告期”),再生面料業務為福恩股份貢獻了75%以上的營收,其中再生面料中的滌粘混紡面料營收佔比超67%;而原生面料的營收佔比相對較低。
紡織服裝產業鏈上游為天然纖維、化學纖維這類原材料;中游主要包括紗線、布料、面料等;下游主要為服裝成衣及服裝銷售行業。
福恩股份再生面料的源頭材料為回收再利用的塑料品、紡織品等,公司從天虹集團、航民股份、紹興市維晟色紡有限公司、杭州蕭山龐濤化纖有限公司等供應商那裏採購纖維、紗線、坯布等原材料及部分外協加工,通過紡紗、織造、染整等生產加工後形成成品面料,再向下游客户銷售。
公司面臨原材料供應風險,由於再生產業鏈尚在成熟過程中,未來,隨着福恩股份產能的擴張,及其他涉及使用再生滌綸纖維產業的興起,可能對公司原材料採購的量價產生不利影響。
福恩股份的面料產品定位於快消時尚品牌,主要客户包括華城集團、鳳凰莊集團、聚陽實業、晨風集團、FCI集團等,終端客户主要為H&M、優衣庫、GU、ZARA、太平鳥、利郎等國內外大型知名服裝品牌商。
值得注意的是,福恩股份的終端服裝品牌商集中度較高,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終端服裝品牌商佔公司營業收入70%左右,佔比較大,未來如果主要終端服裝品牌商的業績下滑,可能會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
此外,報告期各期末,福恩股份的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約2.46億元、2.55億元、2.74億元,呈逐年上升趨勢,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在30%左右,未來如果經濟形勢發生變化或主要客户經營出現困難,公司可能出現應收賬款回收週期延長甚至發生壞賬的情況。
3
約5成營收來自境外,2023年業績同比下滑
如今服裝行業已由禦寒、遮羞等本質功能發展到時尚化、個性化的潮流標誌,穿衣打扮已成為個人身份的象徵和品位的體現。
近年來,全球服裝零售總額整體呈增長趨勢。據國際諮詢機構Statistic數據,2024年全球服裝零售總額為1.8萬億美元,隨着全球經濟復甦和貿易不確定性的減少,預計到2029年或能達到2萬億美元。
我國人口基數龐大,服裝市場規模已達到萬億級水平。近幾年,受疫情及經濟增速放緩等影響,我國的服裝市場規模存在一定波動,但仍維持在較高水平。
據Euromonitor數據,2023 年中國服裝市場規模超過2.16萬億元,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2.57萬億元附近,2023年至2028年CAGR預計為3.5%。
我國是全球女裝消費數量最大的國家,據Statistic的數據,2023年我國女裝銷量達146.4億件;而 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女裝市場規模已經達到萬億級。但與發達國家的女裝消費相比,我國的女裝人均消費數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近幾年,福恩股份的業績存在波動,其中2022年部分終端品牌商為應對疫情風險,增加了面料採購備貨,進而影響了2023年採購計劃,導致2023年公司業績有所下降。
具體來看,2022年、2023年、2024年,福恩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約17.64億元、15.17億元、18.13億元,淨利潤分別約2.77億元、2.29億元、2.75億元。
紡織業是我國傳統支柱性製造業之一,總體上產業鏈長、品類全、產能大,但行業集中度不高,競爭較為充分。2023年,福恩股份的再生滌粘混紡面料和再生色紡面料國內市場佔有率約為4%和6%左右,市佔率較高。
報告期各期,福恩股份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7.79%、29.97%和28.65%,略高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其中,公司毛利率高於盛泰集團,低於南山智尚,與彩蝶實業、魯泰 A 較為接近,主要是與可比公司之間產品類型差異導致。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各期,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境外銷售收入佔比為 45.35%、53.29%和51.71%,佔比較大,且境外收入以美元結算,如匯率發生不利變化,可能會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加上近年來全球範圍內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關税政策頻繁變動,公司還面臨貿易政策變動風險。
整體而言,儘管福恩股份在我國再生滌粘混紡面料和再生色紡面料細分領域的市佔率較高,但近幾年公司業績存在波動,且境外營收佔比較大,未來公司能否持續綁定終端服裝品牌商,實現業績增長,格隆匯將持續關注。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