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国际发表策略研究报告表示,4月初以来,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波动加剧,对港股的扰动加大,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却突破新高。而在4月22日,美国对华降关税预期上升,港股市场连续两日上涨,南向资金净流出。南向资金这种短期逆势抄底的行为特徵,在过去并不少见。在港股市场急促下跌时逆势抄底,在市场持续上涨中获利了结。该行运用定量分析的方式,扫描南向资金在港股市场极端波动时的行为特徵,在历史中寻找南向资金是否具备显着的逆势买入行为特点,以及这种行为如何随着市场阶段演化而变化。
统计结果显示,南向资金有「逆势操作」的风格特点。南向资金净买入额与恒指对数收益率展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具有一定的「跌买涨卖」特点。更重要的是,在港股大幅下跌情景下,南向资金「越跌越买」的逆势逻辑增强。
相关内容《大行》大摩最新亚太区各行业排名得分居首「增持」股份(表)
在风格选择方面,南向资金的投资偏好在不同时期有区别表现,今年首季公募基金加仓科技成长风格。在2024年上半年,南向资金投资风格以高分红行业为主,但在今年,国内AI产业积极变化,南向资金的风格重心向科技成长倾斜,风险偏好提升。本次特朗普超预期关税冲击,不仅印证了南向资金「逆势操作」的风格特点,风格选择上也向科技成长倾斜。
为识别典型的「抄底」时点,该行将日度收益率跌幅超过最近五日收益率滚动标准差两倍、或五日累计跌幅超过10%的交易日定义为「异常跌幅点」。根据这一标准,该行不仅捕捉到2020年1月20日至3月19日疫情冲击期内多次动荡,也锁定了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期间全球通胀与加息忧虑高峰期的数次剧烈回撤,更将2025年4月2日美国超预期对等关税宣布後,恒指下一交易日下挫 13.22%,但南向资金仍净流入高达153.73亿港元这一最典型的案例纳入分析。
本次特朗普超预期关税冲击,不仅印证了南向资金「逆势操作」的风格特点,在风格选择上也向科技成长倾斜。具体来看,南向资金维持「哑铃型」持仓结构,在特朗普关税超预期冲击中净流入金融行业237.8亿港元。同时加大对科技成长风格的持仓;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最大的两个行业是非必需性消费(商贸零售)和资讯科技行业,分别净流入494.8亿港元和277.8亿港元。净流入规模前五的个股分别为阿里巴巴(09988.HK) +1.800 (+1.582%) 沽空 $12.13亿; 比率 12.683% 、腾讯(00700.HK) +7.200 (+1.529%) 沽空 $11.62亿; 比率 8.423% 、小米(01810.HK) -0.500 (-1.037%) 沽空 $10.29亿; 比率 12.882% 、建设银行(00939.HK) -0.020 (-0.292%) 沽空 $2.58亿; 比率 13.737% 和中国移动(00941.HK),期间南向资金累计加总净流入528亿港元。
相关内容《大行》摩通升建行(00939.HK)目标价至7.9元 上调盈测
国泰君安国际指往前看,港股短期或横盘整固,「哑铃型」配置结构可逐步加强科技成长风格。当前特朗普政府政策主张反覆,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同为离岸的港股市场或受到扰动,电讯、公用事业、资讯科技和医疗保健等内资话语权更高的行业受外资波动较小、底部支撑效果更强。其中,电讯、公用事业和银行等盈利水平稳定的高分红行业,能降低外部波动。另外,自主可控和进口替代逻辑下,半导体、电子、互联网和创新药等或受益於特朗普关税政策。最後,在外需走弱、外部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内需 相关行业或受益於消费政策预期升温。(wl/u)(港股报价延迟最少十五分钟。沽空资料截至 2025-04-25 16:25。)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