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發展局副主席馮華健出席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之綠色金融平行論壇時表示,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的數據,要實現1.5度的氣候目標,全球總投資需求高達150萬億美元。全球銀行、機構投資者和資產管理公司管理的資產總額約達400萬億美元,私人資本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潛力仍然巨大。
他稱,香港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而香港的綠色分類標準已與內地及國際高度對接。去年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債券在港發行量逾430億美元,約佔亞洲總量的45%。他建議「債券通」機制下可設立專門的「綠色通道」,對接符合共同分類標準的綠色債券,進一步擴大跨境綠色投資流動,更有效地將全球資本與內地項目對接。
此外,他又建議香港可幫助內地相關產業走出去,包括利用香港成熟和國際化的資本市場,為中國在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等已建立全球優勢的產業,提供項目上市、融資等金融服務,鼓勵內地企業到香港發行可持續債券,支持優秀的內地綠色科技企業赴港上市。本港亦可幫助內地企業提高ESG信息披露質量,通過香港質量保證局等專業機構,香港能夠為內地企業提供涵蓋國際標準認證、ESG報告編製、碳足跡核算等全鏈條服務。
他認為,香港正從傳統的「超級聯繫人」發展為全方位的「超級增值人」,在建立高效的碳市場方面大有可為,可透過與內地建立一個「碳市通」機制,促進內地與香港交易的國際自願碳信用的互換性。(jl/da)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