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守網者」社交平台發文指,過去的8月,警方接獲超過140宗網上釣魚騙案,其中超過四成涉及假冒快遞公司,損失金額逾800萬元。令人關注是,近兩成受害人為65歲以上的長者。
警方稱,釣魚短訊屢見不鮮,騙徒由假扮電訊商或大型零售商,訛稱有逾期賬單未繳或積分即將到期;到偽裝成快遞公司、政府或公共機構,聲稱有包裹未能成功送達或要求補充個人資料。其實全都是陷阱,是套取受害人個人資料的序幕。
相關內容《大行》星展列出新績效指標「自上而下」挑選國企股名單(表)
其中一名74歲本地男子收到冒充快遞公司發出的短訊,聲稱未能成功派送包裹,並附上聯絡電話,受害人不虞有詐致電查詢。客服指示受害人到假網站填寫資料,以申請退款及賠償。受害人深信不疑,在假網站輸入其銀行戶口資料,直到他發現其銀行戶口在未經其授權下先後三次被轉賬,共損失近200萬港元,才驚覺受騙。
警方表示,對付騙徒一定要時刻保持警覺,收到任何可疑短訊,切勿隨意點擊內附的連結或致電內附的電話。最安全做法是直接向相關機構查證,保護免受損失。同時,應善用「防騙視伏器」或「防騙視伏App」,輸入可疑平台帳戶名稱、收款帳戶、電話號碼等作詐騙風險評估,擊退伏Link。(da/u)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