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人行今日(7日)宣布降息降准,东吴证券上日(6日)发表报告指,就内地货币政策变局:如何理解「降准降息」的逻辑,从总量宽松逻辑看,「降准」和「降息」落地的着眼点是稳定经济增长,「稳增长、稳预期、稳信心」的诉求前置需要货币政策加大宽松力度,提振内需、稳定预期和信心,「适时降准降息」不仅可以稳定内需、而且也有利於实现外部均衡,同时当前中国的收益率曲线已经较为平坦,「降息」有利於修正10年期和30年期等长端利率隐含着经济增长预期,同时在暂停国债买卖的情况下,通过调降短端利率,打开曲线陡峭化的空间。
第二是从结构工具看,内地货币政策工具箱中,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始终并存,总量宽松也要求结构性政策提供更多的量化指导,该行料新一轮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领域的新型再贷款或循序渐 进创设,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
第三是政策性金融工具或适时创新而生,为落地4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表述,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在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三个方面通过长期低息专项贷款、专项建设基金、政策性担保等方式来提供金融支持,并且政策性银行或继续扩大政策性金融债发行规模融资,不排除2025年通过PSL为政策性银行提供资金支持。
相关内容《大行》汇丰:中行(03988.HK)首季净息差降幅超预期 关税不确定性影响前景
东吴证券指,2015年化行在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正式提出建构「利率走廊」,经过2015年至2020年的实践,货币政策实践逐步培育形成以「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下限、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为上限」的「利率走廊」机制。
过去10年「利率走廊」实践,提示货币政策应选择一种政策工具利率作为主要的政策利率,并以此为操作目标,将操作目标、政策利率和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合而为一,更加有利於货币政策传导。基於2015年至2024年的多年尝试,最终2024年6月份之後,人行选取7天期逆回购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体系,以此影响市场利率,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则从MLF利率加点变革为7天期逆回购利率加点,确认了主要政策利率工具。
此外,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今早在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时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均从目前的1.75%降至1.5%;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目前的2.25%降至2%。(wl/da)
相关内容《大行》汇丰研究升农行(01288.HK)目标价至4.8元 下调盈测
AASTOCKS新闻